新闻

我把 PC 放进口袋,却只用它来玩金铲铲?

日期: 来源:龙城安卓网
近年来,折叠屏手机的形态和性能虽然持续演进,但我们的使用方式却似乎并未发生本质改变。在去年艾瑞咨询做的《2024 年中国折叠屏手机消费洞察报告》里,总结了国内折叠屏手机用户的需求:其中「办公」以绝对优势位居首位,视频观看次之,而游戏需求反而排在最后。换言之,如今折叠屏手机更多被贴上了「高端商务」的标签,用户主要在阅读文档、查阅信息等生产力场景中感受到其实用性,而在娱乐和游戏体验上的革新却并不显著。

面对这般现状,折叠屏手机的市占率增速也在明显放缓,意味着光是参数提升已经不能打动消费者,我们需要看到更深层次的进化。而华为最新发布的 Mate XTs 非凡大师三折叠手机,以及它所搭载的鸿蒙 5.1 系统,在游戏体验上的出色表现,为略显疲软的市场给出了启示:当硬件的雄心、软件的创新交互和生态伙伴的深度适配最终汇聚时,折叠屏手机的价值将远比「看得更大」要深刻得多。

从《金铲铲之战》说起

在华为 Mate XTs 非凡大师的发布会上,一个不同寻常的环节是,一款热门手游《金铲铲之战》占据了相当可观的篇幅。这也并非一次常规的性能炫技,而是华为用一种极为具象化的方式,巧妙地展示了 Mate XTs 的核心优势。

如果你是《金铲铲之战》的玩家,一定对传统直板手机上的游戏体验深有体会:在小小的屏幕上,棋盘、英雄商店、装备区、羁绊列表被切割得零零碎碎。为了查看某个羁绊的具体效果,你需要点击、展开、再关闭,操作路径繁琐;尤其是在紧张的倒计时中,你既要快速决策商店刷新和英雄选择,又要精确地考虑装备合成。整个过程充满了妥协与手忙脚乱。

但在 Mate XTs 上,这一切将迎来全新变化。得益于其展开后的广阔屏幕,不仅能呈现更多鲜活灵动的细节,更让游戏界面得以重新布局。棋盘操作区域被完整地保留在中央,而英雄商店、装备栏、羁绊信息则清晰地常驻在屏幕下方。你不再需要在多个界面间来回切换,所有关键信息一览无余。这种感觉,并非简单的「屏幕变大了」,而是从「局促」到「从容」的质变。这也有力地阐明了一个观点:一部好的「大屏手机」,其价值绝不在于暴力地增加显示尺寸,而是通过合理的空间利用,让复杂体验变得游刃有余。

我把 PC 放进口袋,却只用它来玩金铲铲?

然而,如果仅仅是显示信息的增加,那还不足以称之为「进化」。Mate XTs 的真正革命性体验,在于它打破了应用间的壁垒。在游戏激战正酣时,假设你对某个阵容的经营策略产生疑问,传统的操作是切换到浏览器或攻略 App,搜索、阅读,再切换回游戏——这个过程中,你不仅丢失了宝贵的游戏时间,甚至可能因为内存被系统回收而导致游戏重载。即便是一些支持通过悬浮窗使用的应用,也因为屏幕尺寸和遮挡问题难堪重用。

而在搭载鸿蒙 5 的 Mate XTs 上,你只需从屏幕侧边轻轻一滑,即可呼出「掌上英雄联盟」应用。它会以悬浮窗的形式无遮挡地出现在游戏画面的一侧。你可以一边参考着最新的阵容强度榜,一边在游戏中精准地搜寻、决策。整个过程,游戏始终保持在前台运行,你的注意力无需分散,信息获取与游戏操作无缝衔接。《金铲铲之战》将于本月 25 日正式上线鸿蒙 5 系统,非常期待它与大家见面。

这或许也是 Mate XTs 所谓「PC 级交互」的真正内涵。它并非一句营销噱头,而是基于信息获取方式的全新逻辑。它彻底区别于传统移动设备「一次只做一件事」的线性操作,带来了一种并行的、非打断式的体验,这与我们在 PC 上开着游戏、旁边放着攻略网页的习惯如出一辙。

回到最初的观点。当 Mate XTs 这样一台怀揣雄心的硬件,遇上鸿蒙 5 这样一套为多任务和协同而生的创新系统,再结合《金铲铲之战》这类顶级游戏的深度适配,一场奇妙的化学反应便发生了。游戏厂商终于可以最大化地「因地制宜」,将那些过去因移动端机能限制、屏幕尺寸束缚而不得不妥协的深度策略和复杂操作,在这块可折叠的屏幕上完美地释放出来。这不仅是玩家的胜利,更是折叠屏手机为其自身价值的一次有力正名。

「把 PC 装进口袋」的宏大叙事

尽管如此,我认为 Mate XTs 上卓越的游戏体验也并非只是一个孤立特性,而是诸多努力后的「结果」。它源于一个更宏大、也更激动人心的叙事:创造一台真正无妥协的、能放进口袋的 PC。

长久以来,「生产力」和「娱乐」在移动设备上似乎是两条平行线。我们用它处理工作,回复邮件,但总觉得不够「专业」;我们用它玩游戏,看视频,但又觉得不够「沉浸」。源自刻板印象、也受限于实际体验的设备形态限制,让我们不得不在不同的场景下切换不同的工具。而 Mate XTs 和鸿蒙 5 的组合,正在试图打破这堵墙。

华为提出打造「随身电脑」的理念:这款三折叠手机将 PC 端应用引入手机,业界首次在手机上运行 PC 版办公、金融理财软件,并支持PC级交互。例如,东方财富、万兴脑图、万兴图示 PC 版等专业应用都能在手机上原封不动地运行,并支持与桌面环境类似的多任务并行模式。这些都有力证明了 Mate XTs 使用体验已经从「平板级」跃升到「PC 级」。

换句话说,这种设计理念本质上就是要在一个统一且强大的平台上,无缝承载用户从生产力到娱乐之间的需求切换。用户既可以在手机上像操作电脑一样高效办公,也能在大屏游戏中获得堪比 PC 操作的沉浸感,这正契合了鸿蒙系统「全场景无缝协同」的哲学。鸿蒙的多个设备统一系统、原生多任务架构、全局悬浮窗以及强大的应用跨设备流转能力,共同构筑了这一体验的基石。它不再让你去「适应」设备,而是让设备来「配合」你的需求。

超越掌中屏幕的全场景游戏体验

更值得关注的是,当你将手机放下时,鸿蒙生态所打造的全场景体验并未就此终结,它的真正视野远超任何一块独立的屏幕。

例如最新发布的华为智慧屏 MateTV,就搭载了旗舰手机级芯片、独立画质芯片和鸿蒙 5 系统,使得大屏游戏表现完全不同凡响。GPU 性能得以显著提升后,即便长时间运行大型游戏也能保持画面丝滑不掉帧。而极具创新的「华为灵犀悬浮触控」,通过屏幕上方的多点红外传感,让玩家只需在触控板上双指滑动即可精准模拟手机操作;配合低至8ms的超低时延,这种移动设备级精细操作结合巨幕视野的交互形式,无疑让大屏游戏体验一跃迈入次世代。

我把 PC 放进口袋,却只用它来玩金铲铲?

目前,从《QQ飞车》的速度与激情。到《开心消消乐》的益智休闲,以及《三国杀》的策略博弈,甚至《决胜巅峰》《NBA巅峰对决》《迷你世界》等覆盖了 MOBA、棋牌、体育、沙盒等多元类型的热门大作,都已支持在 MateTV 的大屏上畅玩。这可并非简单的画面放大,而是用截然不同的沉浸式体验重塑客厅娱乐的边界。可预见的是,随着鸿蒙生态的持续壮大,这张令人兴奋的游戏清单还将不断变长。

这诸般体验的身后,显而易见一个坚固、具备「护城河」和生长能力的生态系统正在初见雏形。它的「护城河」体现在极高的用户粘性上,一旦你习惯了这种设备间无缝流转的便捷,就很难再回到那个应用、数据、体验皆为孤岛的旧时代;而「生长能力」则是对开发者和用户的双重吸引,越多的用户使用。就越能吸引开发者为其创造更多跨设备的应用场景——而现在已有超过 1400 万台终端搭载了鸿蒙 5——越丰富的应用场景,也便能吸引越多的用户购入生态内的其他设备,形成一个正向循环的飞轮。

我把 PC 放进口袋,却只用它来玩金铲铲?「Mate 时刻」与一个新纪元的开端

从《金铲铲之战》在 Mate XTs 上的体验优化,到「口袋 PC」的宏大叙事,再到跨越屏幕的生态协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由点及面的清晰蓝图。

这个「点」,是华为 Mate XTs 这样一款标杆性的硬件产品;而它所引出的「面」,则是整个鸿蒙游戏生态乃至全场景生态的崛起。根据最新数据,鸿蒙系统凭借其独特的全场景分布式技术和对中国市场用户的深刻理解,已经吸引了 1000+ 家主流游戏厂商的战略投入。目前已有超 9200 款游戏登陆鸿蒙平台,覆盖手机、平板、电脑、智慧屏等多终端。头部游戏厂商纷纷加速适配,尤其是腾讯系手游正加速上线鸿蒙版。如《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火影忍者》《QQ飞车》等头部游戏已在鸿蒙系统上架,《三角洲行动》《英雄联盟手游》《金铲铲之战》《暗区突围》《元梦之星》等大作也即将登场。

我把 PC 放进口袋,却只用它来玩金铲铲?

与此同时,鸿蒙对生态伙伴的扶持力度不断加码,例如广受好评的《鸿蒙应用开发者激励计划 2025》,就提供了专项基金,帮助应用、元服务及游戏、小游戏开发团队「零成本」曝光和快速成长。

我把 PC 放进口袋,却只用它来玩金铲铲?

鸿蒙生态不仅汇聚了具备高消费能力的高价值用户群体,还通过与开发者建立一种更具合作性的伙伴关系,以及提供一个技术上更优越、更统一的开发平台,正快速成为游戏厂商除传统平台外的「战略必选项」。

这一切都指向一个结论:鸿蒙游戏的「Mate 时刻」——那个硬件、软件与生态终于完美融合,集中爆发出惊人能量的决定性瞬间——已然来临;也意味着那个以无缝融合、体验为王为核心理念的鸿蒙宏大生态,已经满载着行业的期待,悄然启程。

一个属于折叠屏,也属于全场景智慧生活的游戏新纪元,正缓缓拉开帷幕。

相关资讯